行业动态
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(记者董瑞丰)各地植被变化趋势、大型地表水体浑浊程度、京津冀地区PM2.5浓度分布……中国科学院12日发布“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(2016)”。报告由科研部门作为第三方独立完成,旨在通过遥感监测提供一套科学客观的数据和分析结果,为各级政府制定发展规划、评估实施效果提供借鉴。
该报告围绕国家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中经济社会发展25项指标中的7项,建立了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的评价指标,紧紧围绕我国的土地利用、植被状况、典型城市群区域、大气状况、粮食生产形势、水资源与水环境等热点问题展开论述,并就京津冀协同发展、胡焕庸线等专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。
报告主编之一、中科院遥感地球所研究员顾行发说,报告紧扣国家需求和公众关注,通过汇总大量数据资料,用实证的方法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,代表了科学研究的权威性。
顾行发介绍,遥感是目前人类快速实现全球或大区域对地观测的唯一手段,已广泛应用到资源环境、社会经济、国家安全等领域。我国对遥感卫星数据的需求量非常大,遥感技术的进步也非常迅速,以高分卫星为代表的对地观测能力近年来不断提升,为开展全国可持续发展遥感动态监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中国可持续发展遥感监测报告(2016)是遥感监测绿皮书系列丛书的第一本。报告主编之一、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闽榕介绍,以绿皮书的形式将遥感监测成果进行出版,是中国遥感界的首次尝试,也是基于我国遥感界几十年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结晶。
据了解,遥感监测绿皮书未来计划以每年一本的频次更新。